工作形態趨勢帶來的教學省思

延續上一篇「科技帶來工作改變 教師飯碗還能保住嗎?」,接下來在要探討OECD報告「Skills: Global Tren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裡面的第3頁。主要從美國勞工市場這數十年來的改變趨勢來觀察,看看哪些工作性質是比較能夠在自動化風潮中,讓專業人士仍然保持優勢。

三位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領域學者研究在科技發展下,哪些類型的工作最可能被電腦化或自動化取代,並在2003年時發表一篇論文「THE SKILL CONTENT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十年後,他們三位又共同合作在2013年發表了該篇論文的更新版「The Changing Task Composition of the US Labor Market: An Update of Autor, Levy, and Murnane (2003)∗」。

001

這張圖片看起來有點複雜,總之他們將工作區分為routine及nonroutine兩大類,routine是例行性高且重複性高的工作,又可進一步區分為routine cognitive(重複性認知型工作)及routine manual(重複性操作型工作)。nonroutine則為非重複性的工作,可進一步區分為nonroutine analytic(非重複性分析型工作)、nonroutine interpersonal(非重複性互動型工作)、nonroutine manual(非重複性操作型工作)。由上圖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只有兩類工作的需求是持續增加的,分別是nonroutine interpersonal及nonroutine analytic這兩類。其他三類的工作需求(屬於重複性或操作型)則持續下滑。

根據這篇文章的觀點,所謂非重複性的互動型或分析型工作,都涉及了問題解決能力、直覺能力、說服能力及創造力等運用,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思考,到底哪些類型的工作(包括老師在教學中的角色)比較可能存活得下去。

在OECD報告的後續頁面中,出現了包括機器人(第四頁)、無人智慧車(第五頁)、虛擬實境應用(第六頁)、由物聯網及大數據所建構的數位經濟(第七頁,包括Tomtom、BMW、GE、Tesco等案例)等,形塑出一個即將取代許多人類工作的科技方案及未來社會。

第八頁談到幾個大型化企業的典範案例(例如  Google與Amazon),較新的大型企業,通常也是自動化應用較深入的企業,可以雇用相對較少的員工,獲取更大的利益,提供員工更高的薪水,而後續將會有更多創新的科技(包括3D列印、合成生物學、奈米材料學等等)將要影響市場(第九頁)。

到底談到這些科技應用,對於今天在教學領域的老師有何意義呢?不管是面對我們授業解惑的對象?或者面對我們自己的角色?我們可以預見這些科技可能會影響5到10年後的市場及社會,這代表今天的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必須是能夠幫助其面對未來不可知的技術與社會的,而那些能力必然是非重複性的、分析型的或互動型的工作,如果能夠認知這點,不管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及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我們都需要進行思維上的改變與翻轉。我們培養學生的重點,應該不再只是那些記憶型的知識,學習的重點應該是思辨及問題解決能力、溝通及合作能力、創意及創新能力。這些才是孩子們探索未知世界的隨身技能。

科技帶來工作改變 教師飯碗還能保住嗎?

最近在瀏覽Slideshare上一篇OECD報告「Skills: Global Tren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讀後有些想法,將陸續分享於此。

這篇報告的第二頁是以經濟學人2014年1月份的刊物封面作為主要圖片,標題為「Coming to an office near you」,副標是「What today’s technology will do to tomorrow’s jobs」,封面背景兩個巨大的龍捲風正摧殘著一個巨大的辦公室空間,從封面大概可以推測所要探討的主題。網路上有些翻譯用詞是「技術要來搶你的飯碗了」、「科技革命兵臨城下」、「科技革命到你家」,頗為聳動。20140118_cna400

這篇文章探討了科技創新所帶來工作的改變,包括許多工作的消失、被取代、被創造,以及對於社會財富分配或所得的影響,原本最先被取代的工作是那些比較重複性的工作,但隨著新科技不斷創新以及電腦運算能力的大幅提升,愈來愈多複雜的工作已經能被電腦更有效的協助及取代。並提到一份近期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今日將近47%的工作,在未來20年都將會被自動化應用所取代。

經濟學人的編輯在文章中問到,我們需要擔憂嗎?有些人會說這些不過就是歷史上反覆不斷發生的事情。但這些科技帶來的改變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議題及影響,我們不禁要問:哪些工作比較能不被自動化工具取代呢?可能是哪些比較需要創新能力及管理經驗的工作,而這些工作也多半屬於薪資較高的工作,但愈底層的工作,則愈可能會被取代,造成社會上的問題或者人民的憤怒與不平。

文章嘗試探討了科技在幫助人們培養新技能的可能方式,包括透過MOOCs及影音課程,來幫助培養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另外一個重點是政府在國民教育及終身教育上的引導角色,並建議政府應投入更多經費在學前教育,「Far more money should be spent on pre-schooling, since the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social skills that children learn in their first few years define much of their future potential.」幼兒時間所培養的認知技巧與社會技能將大大的影響他們一輩子。國外的教育體系非常注重生活與社會相關的技能。或許這也是我們台灣教育體系需要思考及改變的地方。

另外一個重點是成人的繼續教育,「adults will need continuous education. State education may well involve a year of study to be taken later in life, perhaps in stages.」由於科技發展的快速,產品與市場的變化太快,所需要的工作技能與職場觀念也會不斷變化,在離開學校教育進入職場後,職場人士每隔一段時間應該要有回到學校或專業訓練機構接受再教育的規劃,更重要的是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國內教育主管單位或許能把這樣的概念設計在大學教育體系或碩士學程在職教育中,也可提高繼續教育的普及度。

回到OECD的簡報第二頁,再來對照思考在右側的文字「The kind of things that are easy to teach are now easy to automate, digitize or outsource」,根據經濟學人的文章,簡單的工作會被優先取代掉,那麼在教育領域中哪些教學模式(或行為)也會容易被取代的呢?我們可能不想看到在教室裡,面對講台上的機器人或電腦,聽著他一字不漏、專注的講解課程,且一邊盯著學生,發現學生注意力一不集中,就自動把「粉筆」丟到學生的身上(保證絕不會傷到眼睛等重要部位 :-))。

推廣翻轉教學的Jonathan Bergmann一直提到他在推動翻轉教育上的理念:「what is the best use of face-to-face class time?」,這句話或許帶給我們更多思考的空間,教育現場的教學方式需要改變,學生需要培養面對未來職場競爭的能力,而這些關鍵能力,是不太可能透過自動化教學能夠培養的,只能透過關注學生學習、願意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陪伴他們成長的老師。而這將是讓老師的角色在未來的「教育龍捲風」中,能夠屹立不搖,迎接挑戰,帶領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