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形態趨勢帶來的教學省思

延續上一篇「科技帶來工作改變 教師飯碗還能保住嗎?」,接下來在要探討OECD報告「Skills: Global Tren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裡面的第3頁。主要從美國勞工市場這數十年來的改變趨勢來觀察,看看哪些工作性質是比較能夠在自動化風潮中,讓專業人士仍然保持優勢。

三位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領域學者研究在科技發展下,哪些類型的工作最可能被電腦化或自動化取代,並在2003年時發表一篇論文「THE SKILL CONTENT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十年後,他們三位又共同合作在2013年發表了該篇論文的更新版「The Changing Task Composition of the US Labor Market: An Update of Autor, Levy, and Murnane (2003)∗」。

001

這張圖片看起來有點複雜,總之他們將工作區分為routine及nonroutine兩大類,routine是例行性高且重複性高的工作,又可進一步區分為routine cognitive(重複性認知型工作)及routine manual(重複性操作型工作)。nonroutine則為非重複性的工作,可進一步區分為nonroutine analytic(非重複性分析型工作)、nonroutine interpersonal(非重複性互動型工作)、nonroutine manual(非重複性操作型工作)。由上圖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只有兩類工作的需求是持續增加的,分別是nonroutine interpersonal及nonroutine analytic這兩類。其他三類的工作需求(屬於重複性或操作型)則持續下滑。

根據這篇文章的觀點,所謂非重複性的互動型或分析型工作,都涉及了問題解決能力、直覺能力、說服能力及創造力等運用,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思考,到底哪些類型的工作(包括老師在教學中的角色)比較可能存活得下去。

在OECD報告的後續頁面中,出現了包括機器人(第四頁)、無人智慧車(第五頁)、虛擬實境應用(第六頁)、由物聯網及大數據所建構的數位經濟(第七頁,包括Tomtom、BMW、GE、Tesco等案例)等,形塑出一個即將取代許多人類工作的科技方案及未來社會。

第八頁談到幾個大型化企業的典範案例(例如  Google與Amazon),較新的大型企業,通常也是自動化應用較深入的企業,可以雇用相對較少的員工,獲取更大的利益,提供員工更高的薪水,而後續將會有更多創新的科技(包括3D列印、合成生物學、奈米材料學等等)將要影響市場(第九頁)。

到底談到這些科技應用,對於今天在教學領域的老師有何意義呢?不管是面對我們授業解惑的對象?或者面對我們自己的角色?我們可以預見這些科技可能會影響5到10年後的市場及社會,這代表今天的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必須是能夠幫助其面對未來不可知的技術與社會的,而那些能力必然是非重複性的、分析型的或互動型的工作,如果能夠認知這點,不管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及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我們都需要進行思維上的改變與翻轉。我們培養學生的重點,應該不再只是那些記憶型的知識,學習的重點應該是思辨及問題解決能力、溝通及合作能力、創意及創新能力。這些才是孩子們探索未知世界的隨身技能。

發表留言